廣東臺《萬花筒》播出37年,嬌媽和雄仔已離世,阿昌和阿昆仍活躍
在當今廣東影視圈,能夠稱得上經典的電視劇真的不多,如今也就只有《七十二家房客》和《外來媳婦本地郎》這兩部本土系列喜劇讓廣東觀眾熟知的,其中一部播了十五年,而另一部更是播了二十三年,經過那么漫長的時間堆積,想說它們不是經典也不行了。
1982年,廣東臺制作了屬于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《蝦球傳》,在此后的四十年時間里,廣派電視劇紛紛拔地而起,能夠成為廣東人共同回憶的優(yōu)秀作品也出現(xiàn)了不少,而1986年打造的《萬花筒》便是其中之一,值得一提的是,該劇亦是我國廣電史上的第一部單元劇。

在《萬花筒》播出的時候,廣東本土的資訊業(yè)還是十分落后,即使電視機都不是每個家庭都擁有,該劇的劇情具有十分豐富的新聞資訊和社會熱點話題,每一集內容都非常新鮮,完全不像現(xiàn)在的《外劇》那樣,翻炒,翻炒,再翻炒,如今已經播到了驚人的4400集。
到了1990年的時候,已經播了長達四年的《萬花筒》終于無法守住收視率了,為了留給觀眾一個美好的印象,于是劇組也當機立斷選擇停播,在廣東觀眾的眼里,該劇不但做到了精益求精,亦擁有“見好就收”的氣魄,因此直到今時今日依然讓大家懷念,要求重播的聲音也十分強烈。

如今離《萬花筒》的首播已經過去了37年,然而像阿昌的“昌記士多”、嬌媽的“時新成衣店”等等,這些都是廣東觀眾的共同回憶。時隔多年,劇中的主要演員都紛紛老去,也有很多演員已經永遠離開大家了。

因為《外劇》的強大影響力,劇中的一眾演員都成為了廣東地區(qū)家喻戶曉的人物,提到“嬌姐”李彩嬌,相信沒有多少廣東人是不認識的,然而在上世紀,根本沒有多少人認識嬌姐,而嬌媽就被大家所熟知,嬌媽扮演者叫陳碧姬,她是順德人,1943年出生,2022年2月1日,79歲的陳碧姬走了自己的人生。

值得一提的是,“康祈宗”郭昶在《萬花筒》當中亦擁有不少戲份,但算不上主演,他在劇中的身份便是嬌媽的兒子雄仔,到了《外劇》之后,他卻成為了靈魂人物,可惜早在2006年他就已經走了,《外劇》因此而沒有了靈魂。

勝伯在劇中堪稱男一號般存在,他是一位既幽默又風趣、既正義又親切的居委會主任,扮演者叫孔憲珠,他是1923年出生,在《萬花筒》開播的時候他就已經63歲了,在上世紀本土演藝圈,他表現(xiàn)十分活躍,代表作品還包括《絕響》、《廣州教父》、《孫秀才傳奇》、《情滿珠江》等,在九年前,91歲高齡的他因病離世。

在《外劇》當中,昌盛街的街坊都幾乎是清一色的貪小便宜、諸事八卦的人,與昌盛街街坊相比,《萬花筒》當中的萬花巷街坊在人物個性方面更為豐富,既有正能量的,也有負能量的,而王醫(yī)生就是一位非常熱心的人,扮演者叫吳元標,在七年前他也走了,與他的好搭檔陳碧姬一樣,他走的時候同樣是79歲。

阿冰是劇中最為“殘雞”的一個角色,而且是最讓觀眾最反感的一個角色,幾乎所有街坊都曾與她發(fā)生過矛盾,不過話說回來,她其實挺美的,扮演者叫關曼莉,先后出演過《廣州人家》、《世紀末的童話》、《亂世香港》等多部作品,至今依然活躍在佛山話劇團當中,年齡不詳。

胡科長是一位深受觀眾歡迎的角色,《萬花筒》停播后,佛山話劇團還專門推出了一部名為《胡科長下?!返脑拕∽髌?,扮演者叫蔣智文,于1943年出生在廣東番禺,除了是一名演員之外,他還是一名音樂家,如今依然在佛山話劇團擔任藝術指導。

阿輝是一名小商人,很多人都說阿輝是改革開放之初珠三角個體小商人的縮影,扮演者叫陳祥生,人稱三毛,他于1945年出生在廣州。進入2023年之后,張頌文因為電視劇《狂飆》而瞬間變得大紅大紫,張頌文是《乘龍怪婿》第一部的賈發(fā)扮演者,而該劇的第二部到第四部的賈發(fā)扮演者則是陳祥生。

相信廣東觀眾對于魯牛和林星云都不會感到陌生,在過去幾十年來,他們一起活躍著廣東本土影視圈當中,在《萬花筒》當中,他們分別出演阿昌和阿昆;在《外劇》當中,他們分別出演番薯昌和表哥炳;在《七十二家房客》當中,他們分別出演牛局長和雞公福。魯牛1941年出生,今年已經82歲,林星云1950年出生,今年73歲。
